建工百科

建工百科

法律评论

计划影响分析法

作者: 单位: 时间: 2020-09-29

一、基本解读
计划影响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工期延误事件对于基准计划的影响来分析判断其对竣工时间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承包人是否有权索赔工期延误的时间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在使用这种分析方法时,是将已经确定的不可归责于承包人的延误事件如工程变更、极端恶劣天气、发包人提供设计图纸延误、指定分包商或供应商问题、不可抗力等(无论是单个延误事件还是多个延误事件)插入基准进度计划的相应活动中,考虑一个或多个不可归责于承包人的延误事件发生后对基准进度计划的影响程度,分析延误事件需要的资源和工期,并重新修订进度计划,得出受到延误影响后的修正的进度计划。将基准进度计划与受到影响后的修正的进度计划进行对比,两个进度计划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承包人有权索赔的工期延长的时间。[ 崔军:《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405页。]
SCL准则4.6认为:“计划影响分析法是基于业主风险事件对工作的原进度计划造成的影响。这被认为是使用关键线路技术进行延误分析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其涉及的变量很少。计划影响分析法的应用有一定限制,原因是使用这一方法确定的预计延误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同时承包人的原进度计划是否可行也不能确定。”[ 英国工程法学会:《工期延误与干扰索赔分析准则》,张水波、吕文学译,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SCL准则第二版中也推荐了该方法。
计划影响分析法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检查基准计划,确认逻辑关系、资源等是否可行的,以及是否可以用于计划影响分析。 
2.确定延误事件。
3.选择受到延误事件影响的工作。 
4.统计分析延误事件需要的资源和工期。 
5.将延误事件作为一项工作插入基准计划中。 
6.针对插入延误事件后,重新修正进度计划,并重新计算竣工时间。 
7.将重新计算的竣工时间与基准进度计划中确定的竣工时间进行对比,确定两者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承包人可索赔的工期延误时间。
计划影响分析法示例如下:
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的原始进度计划中,共有四项工作,计划施工工期为15天。(见图1)

image.png

施工过程中,在工作C发生了可原谅延误(如极端恶劣天气、发包人提供图纸延误、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承包人的延误)2天。(见图2)

image.png

根据计划影响分析法,在工作C发生了2天延误后,由于工作C处于关键线路上,且工作C和工作D的关系为“结束—开始”的施工次序,因此,在原进度计划中插入延误事件,得到修正后的进度计划如图3所示。

image.png

由图3可以看出,由于在工作C发生了2天的延误,导致了承包人在第17天才完工,承包人有权要求2天的延期。

二、计划影响分析法的主要优缺点
(一)计划影响分析法的主要优点
1.对工期延误影响的评估相对比较简单。
2.无须花费许多时间即可完成评估和分析。
3.不需要考虑工程的实际进度,可以在缺少实际进度记录时对延误事件进行事中分析。
4.表述简单、易于理解。
5.费用少。SCL准则4.14认为:“计划与实际竣工对比法和计划影响分析法是费用花费最少的简单分析方法。”[ 英国工程法学会:《工期延误与干扰索赔分析准则》,张水波、吕文学译,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二)计划影响分析法的主要缺点
1.计划影响分析法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根据延误发生时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分析。由于没有考虑工程的实际进度,因此,与实际进度记录相比,采用计划影响分析法得出的延误时间可能只是理论数值。
2.计划影响分析法是通过使用逻辑连接的基线进度计划来评估业务事件,其主要依赖于一份充分的进度计划,如果基准进度计划是不合理的、不够充分或者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可能会出现误导性的结果。也可能会因输入延误事件的方式和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3.由于不需要考虑工程的实际进度,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忽略了共同延误的问题,也没有考虑赶工或者承包人造成的延误问题。

三、计划影响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计划影响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承包人制订了充分的基准进度计划,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根据实际进度进行更新,并且没有保存实际施工进度记录或者保存不完整的情况。
SCL准则4.10认为:“如果有一个好的事先编制的网络进度计划,但没有随实际进度进行更新,并且没有竣工记录,那么,计划影响分析法可能是恰当的。”
通常认为,计划影响分析法的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简单的或相对复杂的工程项目。
(2)发生延误事件的期限较短,或者只发生了一个或几个延误事件,并影响了进度计划。
(3)制订的进度计划非常充分、详细,对所需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可以将不可归责于承包人的延误事件加入受影响的活动中,
并对延误事件作出判断。
一般而言,当存在以下一些情况时,计划影响分析法就不适合使用:
(1)基准进度计划不合理、不充分或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的变化较大;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赶工、弥补延误等情况; 
(4)所发生的延误事件和基准计划之间很难发现直接的逻辑关系。

展开

发布评述

0/300

发布案例

0/300
登录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申请找回密码

欢迎加入常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论坛!

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对论坛成员资料进行审核,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