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百科

建工百科

法律评论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 > 王红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十周年纪念特刊序言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自创刊到现在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前,我在北仲任秘书长,《评论》的孙巍主编找到我,希望北仲做《评论》的合作单位。他谈创办《评论》的想法源于他对英国建设工程法律服务体系的学习和体会,英国众多高质量的建设法律工程期刊,高水平的建设工程法律研究和服务机构,使得“英国建设工程师、建设工程专业律师,在国际上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激发他“立志创办中国第一本非营利的中英文双语的建设工程法律专业性读物”、“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中外建设工程法律领域的发展。他的志向和热忱打动了我。况且,建设工程仲裁也是北仲的核心业务(那时北仲建设工程案件占案件总数的20%,占案件总标的金额的41%)。北仲有一支高素质的建设工程仲裁员队伍。研究业务、交流经验的仲裁员沙龙活动也十分活跃。与《评论》合作,既符合北仲业务发展的需求,也利于推动建筑工程仲裁和建设工程业的发展,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北仲自然乐促其成,大力支持。尽管如此,我内心还是有一些疑虑。办这样一种刊物,且不说其中的付出和艰辛,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人心浮躁、娱乐至死的年代,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读书。那些有财政拨款、实力雄厚,曾在全国范围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刊物,都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评论》作为非营利性、中英文双语的专业性读物,一个阳春白雪、相对“小众”的学术性期刊,到底能走多远?


岁月如梭,十年过去了,《评论》不仅坚持下来,而且越办越好。刊物连续出版十一期,发表专业文章127篇,《评论》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因其专业和高水准,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与《评论》相关的“中国建设工程法律争议解决年度高峰论坛”每年如期举办,论坛嘉宾高手云集,参加者众多。从2014年起开始,《评论》举办年度征文活动,该活动越办越火。《评论》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期刊,而是集期刊、微信公众号、论坛、征文活动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一个创办者所希望的“汇集业界精英,将中国建设工程领域法律与工程相结合,学术与实务相结合,中国内地建设工程与国际建设工程相结合”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评论》的成功让人欣喜又令人深思。总结其经验,有几点引人关注:一是志存高远。孙巍主编在“篇首语”写明创办《评论》的目的是“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像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那样成就当代中国伟大的建设工程法律俊才”,这种宏大志向不仅是推动《评论》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心理基础,也是凝聚业界精英的核心价值。二是精英团队。《评论》的编辑、翻译团队,是一个由自愿者组成的自治、开放、充满活力的群体,虽然团队成员有进有出,但大家理念一致,志趣相投,凭着对这项工作的热爱默默耕耘和奉献。尽管工作辛苦,尽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大家乐此不疲。认真、专注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密切合作的良好氛围,保障了《论坛》的质量。三是扎根实践。《评论》的编辑、作者多是来自实践一线有一定理论功底和兴趣、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凭借职业敏感,《评论》的选题多是业内带有普遍性、多发性,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评论》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一批忠实读者、作者,《评论》在业界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四是国际视野。《评论》创办的初衷是将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引入国内,《评论》延揽了英国建设工程法律领域由大法官、资深律师、学者担任顾问,并与之保持经常交流的传统,这也使《评论》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保持开阔的视野,追求更高的专业水准和学术品味。


总结上述经验,是希望《评论》越办越好,走向辉煌,更希望“一花引来万花开”,更多的有识、有志之士能像《评论》的创办者那样,为行业发展做些实在而有意义的事,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王红松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主编

北京仲裁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4月18日


登录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申请找回密码

欢迎加入常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论坛!

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对论坛成员资料进行审核,请耐心等待